2009年4月12日星期日

馬共歷史不應掩蔽

近日,在巫統大會上,有些極端分子在談論「獨立功臣」論時,也順帶提及中學歷史課本中有馬共分子大肆屠殺馬來人的論述。這件事除了引起友族同胞的「不安」之外,也引起了華教最高領導機構——董總的不安。為了顧全種族和諧的大局,董總某位主任就對媒體說,打算把「馬共事件」從新編的歷史課本抽起。


鄙人才疏學淺,歷史知識僅僅限于初中三的程度。只是讓我感到疑惑的是:是不是只要把馬共的課題從歷史課本中抽起,就能夠使到各族群之間和諧?是不是能夠保證像類似之前的「寄居論」、「獨立功臣論」風波不再發生?

縱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南亞,當英國人被日本軍打得節節敗退之際,除了馬來亞抗日同盟等組織在為我們的國土奮不顧身之外,馬共也為了誓保我們國土的安寧,毅然投身戰場抗戰。他們有的人僥倖從鬼門關裡逃了出來,但更多的是為此赴黃泉。從這點看來,馬共為保護馬來亞的安寧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是一位獨中生。以前,我總是認為董總所編的歷史課本要比國民型學校的歷史課本來的完善和詳盡。三分之一的世界史,三分之一的中國史以及三分之一的東南亞史,使我們可以很客觀地瞭解這個世界。但如今,若董總為了緩和種族情緒而建議把馬共的歷史內容抽起,那麼,這不但否定了馬共的護國貢獻,還使學生們無法「客觀」地理解馬來亞史。

在董總編的初中一歷史課本內,曾經寫過讀歷史有下列好處:啟迪智慧、認識世界、開拓視野等等。歷史乃過去的今天,如果我們無法正確面對已經過去的昨天,我們哪裡還能夠面對未知的明天?